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非暴力溝通:暴力語言產生的工具人與自然人

對非暴力溝通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找一些《非暴力溝通》的書籍來讀,目前我自己讀到覺得容易讀,也容易理解的是《狼的溝通、長頸鹿的溝通》這本,其他還在讀的之後再慢慢跟大家分享。

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過程裡,「完整的人」的這個概念其實一直是很難懂的,仔細思考以後才恍然大悟,「暴力的語言讓我們從未完整過」,正如《言語暴力》一書中所指出的「如果你不曾生活在言語暴力裡,你可能無法理解那是什麼,但如果你生活在言語暴力裡,你可能永遠認不出來那是什麼」,我們很困難認得暴力的語言,也自然很困難理解暴力的語言讓我們失去什麼,以及我們要如何成為「完整的自己」。

◎工具人與管理者vs.獨立個體的共享生命

學習非暴力溝通的過程裡,除了「分辨什麼是暴力的語言」以外,另外一個很困難的概念大概就是這個「不工具化的自己」。

我們都被工具化太久,包含從家庭(每個人有自己的腳色)、學校、公司、社會等等,我們被雕塑為一個合適的螺絲釘,好在被安排選定的位置上能發揮最大的功能,並將「有功能的自己=我=有價值的人」,所以當我們討論「不把自己工具化」時,一來是「不知道那是誰」,二來是「不知道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價值」。

緊抓著「工具化的自己」,並認為那是自己唯一的價值,而無法擁抱那個「完整的自己」,因為「當了太久的工具,不相信不是工具的自己也有價值」。

所以,我們比較著彼此的型號、功能、長短、輸出、功率、性價比、誰比較耗油、誰好用誰不好用,無法不當工具,至少必須想辦法在工具的選拔裡獲勝好不被淘汰才行。

也因著這樣,將身邊的人也當作工具,用來「提供自己服務」,像極了《工具人生》這部動畫短片一樣,不是「你的存在就是為我服務」就是「我的存在就是為你服務」,不是「關係」就只是「顧客跟商品」或是「管理者與工具人」的關係。

這太普遍了,普遍到我們反而很難想像「自然獨立的人們的關係」是什麼,以及「如果我不是工具,那還有什麼?」、「如果你不是提供我需求的工具,那還有什麼?」

「這個型號的工具根本就不好用,如果對方是工具我才不想要呢,哪有這麼難用的!是工具就直接換掉就好,哪需要這麼辛苦。」我彷彿聽到了某個小小的抗議聲。

的確,「不換掉」似乎是對「工具」有額外的感情,但令人遺憾的是,它仍舊是「工具」。

那到底怎樣的「關係」不是「工具」?

或許用下面這個圖會比較能感受到這樣的關係,也就是「我對你好奇」,也「支持你對自己好奇」。澄清彼此的需求,並鼓勵彼此找到方式滿足這個需求,滿足需求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種,但假使我們將自己跟對方當成「工具」的時候,這些滿足需求的方式往往很難看得見,畢竟「每個工具都只有少數的使用方式的」。

「依照規定,你就是應該給我○○,你不給我○○就是不行」,「我只能找你○○○,不然我還能跟誰○○○」,工具化的我們,會用盡全力確保另外一個人也是好工具,好滿足我們的需要,當對方不滿足,我們就使用更暴力的語言,來逼迫對方服從,直到「成為好用的工具」。

我們都不是工具,沒有一個人應該被當成工具。

我不是工具,所以我沒有「一定必須提供你什麼」,你不是工具,所以你也沒有「一定只能怎麼跟我互動」,我們都可以自由的感受、思考、體驗、選擇、討論跟決定,這個關係應該怎麼走,我們能怎麼一起往前,有些我的需要你不能滿足、有些你的需要我不能滿足,但我們都看到彼此的存在獨一無二,而不只是某個量產型號的,某個特殊規格的,剛好特別稱手的好工具。

我們都不是工具,沒有人應該被當成工具。

拒絕工具人,從留意我們的語言開始,停下哪些每天說出口的、在腦子裡徘徊不去的暴力語言,讓我們一點一點的,從「工具」更回到「人」。

讓我們擁抱更豐盛的關係與生活品質,讓每個存在的獨特性被尊榮,讓這個世界更豐富多樣,也更可愛包容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