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v0.2+

「如果」身為一個教師站在講台前是為了訓練學生有能力殺掉自己,那麼,你能多勇敢地站在講台上?而你,又能多勇敢地傾囊相授?

話說...身為教師已經很苦命,幹嘛這麼想不開?(大誤)

《暗殺教室》:一部被評選為「2014 這部漫畫最厲害」第一名的漫畫
這是一部超現實的架空漫畫,但我卻有種重新想起「教育的本質應該是怎麼樣的」的感動。

一隻外星生物(被學生稱為殺老師),把月球炸出一個大洞、並預言要在明年三月(相當於我們的六月,學期結束前)毀滅地球,不知怎麼地自願成為某個菁英學校被放逐班的導師,這個菁英學校為了促使學生「有積極向上的危機意識」,因此蓄意地差別待遇成績上最後5%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不管是校舍遠離主校舍、很破舊、甚至主校舍的所有同學都可以歧視這群學生,包含運動會的辦理都是蓄意地讓E班學生出糗、朝會發資料E班沒有卻必須在朝會結束前背完等。

看著這部漫畫,總讓我不禁思索這些問題。

「殺老師為什麼非被殺不可?」


「殺老師為什麼必須訓練這群學生足以殺死他的能力?」

「被『殺死』意味著什麼?」

「如果老師不準備訓練學生能殺死自己,意味著什麼?」

仔細說來,教師是矛盾地為了「有一天能被超越」而教育學生的
「未來」有許多等待被挑戰、與解決的難題。

於是,老師必須訓練學生,為了讓眼前的孩子能夠擁有足夠應付問題的能力,老師必須持續地被挑戰、讓孩子透過一次次反覆地挑戰教師裡學習、成長;而在這一次次挑戰的嘗試間,老師還會幫學生「保養」,讓學生更能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同時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問題解決方式,而這,其實也是孩子在這個環境中適應、生存的方式。

老師並不是必須被殺,而只是老師所持有的知識「可能會過時」,「無法用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必須訓練眼前的孩子足以打倒自己、迎向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為了打倒自己(教師),不擅長運用語言的孩子必須學著溝通,學著合作,學習運用彼此的力量、欣賞彼此的優缺點,同時也讓自己成為具有能力的一份子。

聽起來很美好吧?


說來簡單,但,誰願意總是被挑戰跟準備被暗殺?

但,哪有這麼簡單?

特別是,維護自己的尊嚴跟生命是人的本能的時候。教師能不能允許自己「不知道」、「不會」、「明明是被捅,很羞愧的時候,還看到孩子的成長?」

「我在這裡,我等著你們來挑戰,用肉身真實地與學生互動、交流,你們會反覆地用自己的方式挑戰我、而我帶著一種自己可能被傷害也無所謂的覺悟,反覆地許下承諾以對方的成長為目標,重點不是我,而是挑戰的你們、以及你們要面對的未來。」



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


同場加映:沙發客來上課:為什麼老師不能犯錯?(Vinay)


同場加映: 一部2009年的影片,說明這些年來時代變遷的快速,也帶出了「教育必須改變」的訊息,只有5分鐘,很適合上課播放刺激學生、引發思考。


同場加映:+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v0.1+

(本版與前版內容大同小異,重新寫作係因針對前版收到一些回饋,認為該重新書寫比較妥當,若讀者有偏好哪個版本,或有心得回饋,希望能不吝賜教。)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老師們,你準備好被「暗殺」了嗎?+

站立在講台上,不知道會從哪裡射出的問題總是令人心驚
仔細說來,教師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內「最循規蹈矩」的一群人,他們努力地符合各種規範與標準,過關斬將,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這樣的努力不該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教師們努力地站立在講台上傳遞著各種理念,關於「符合標準」的那些理念。

只是,教師們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經驗」不可能「涵蓋社會的需要」。

特別是現在已經不是中古世紀,教師不是獨佔知識的教廷人員;時代變化快速,孩子吸收知識 ( 包含垃圾知識與煩惱 ) 的來源既多且雜,教師早已失去知識獨佔的能力,也失去憑恃此而來的「權威」與「被敬重」的角色了。也因此,我們看到有部分教師更努力地強化「權威」,希望讓孩子照著自己過去的步伐走,因為那是他「唯一已知的成功方法」,也看到許多教師感嘆「人心不古」,「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興起「歸去來兮」(退休)的念頭,漸漸地喪失教學熱誠。

當教師從教室裡逃離,孩子卻還必須被綁在教室裡。

因為教師還沒打算放棄自己的「知識權威者」的身分,過去孜孜矻矻的努力,讓教師習慣於「完美」,習慣於「不被打倒」,習慣於「傾囊相授自己的已知」而非「讓學生挑戰未知」(因為那後面是什麼?我怎麼知道怎麼處理?阿又該怎麼評分?)。

維護自己的尊嚴跟生命是人的本能,但當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已經超越教師所能理解跟控制時,教師能不能允許自己「不知道」、「不會」、「明明是被捅,很羞愧的時候,還看到孩子的成長?」

坦白說,這真的超困難。

特別是現在的孩子不像過去教師成長的年代,有這麼強的權威崇拜,要吐你嘈的時候孩子是沒有在留情的,對站在台上一路走來都努力自我約束、成長的教師,那無異於「公然出糗」,要忍住不濫用教師的權威「給他難看」,又忍耐自己臉上熱辣辣的感覺,忍受自己的無知,偶爾都會讓我感到惱怒,「喵的你們這票屁孩,我等著看你有多行」、「不教你們了拉,我又沒賺到什麼好康」,這樣的惡魔心態總是三不五時會騷擾我。

這種時候,剛好看到這套讓我很感動的漫畫,讓我有點想起關於教育的初衷。


這部漫畫叫做《暗殺教室》,被評選為「2014年少年漫畫類:這部漫畫超厲害第一名」

故事設定有點超現實,一隻快到打不死、且可以毀滅地球的外星生物,決定到某個超菁英學校的被淘汰班當老師,而外星生物允諾不傷害學生、認真當教師;國防部也因此獲得學生能近距離狙殺老師的故事。(老師真的超強,可以把國防部要射殺他的飛彈當土產帶回教室)。


  • 一個速度超快,力量超強可以毀滅地球的外星生物,跑去一個蓄意歧視且差別待遇最後5%學生的超菁英學校幹嘛?

  • 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是維持超強的競爭意識、必須一直保持優勢?或是為了守護自己與他人必須取得力量?

  • 教育應該是讓某些人落入底層,以維持整體的競爭意識?或是找到超越競爭以外的重點?

  • 教師應該要很完美,讓學生都喜歡?或是教師也會、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色劣勢?

  • 教師能夠多勇敢地傾囊相授,帶著有一天會被超越、挑戰、甚至在講台上斃命的覺悟?

我不想說得太多,免得讓大家失去了自己閱讀漫畫的樂趣;如果你不擅長看漫畫,那麼你可以看動畫,(請不要問我哪裡有得看,麻煩你拿「暗殺教室」跟「卡通」去拜Google大神),或是你也可以等到三月日本上映以後等著看真人電影版(顯示為祈福台灣上映)。

看著這部漫畫的時候,有很多片刻心中都被觸動。

我不禁想起自己已經忘記關於教育的初衷了,有時候只剩下一種對「我講得好不好」、「學生有沒有聽懂」、「他們喜不喜歡我」、「他們考得好不好」的感受;忘了「教育」應該是關於「超越」的。

教育,不是關於「我是一個好老師/講師」,而是關於「讓你們有一天能夠超越我」。

我在這裡,我等著你們來挑戰,用肉身真實地與學生互動、交流,你們會反覆地用自己的方式挑戰我、而我帶著一種自己可能被傷害也無所謂的覺悟,反覆地許下承諾以對方的成長為目標,重點不是我,而是挑戰的你們、以及你們要面對的未來。


仔細說來,教師是矛盾地為了「有一天能被超越」而教育學生的

當時代變遷如此快速,社會問題日新月異,期待用教師教育的「已知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問題」是種不可能的任務。教師只能選擇「傾囊相授」,帶著身為「會死在沙灘上的前浪」的覺悟,讓這些後浪來超越自己。


老師,你準備好在講台上被「暗殺」了嗎?

還是,你希望自己是不會被打倒的知識守護者?



你還能守護知識多久?

而孩子又該如何在你的教育下面對「未知」的世界?


也許,你可以繼續扮演大無畏的知識守護者。

但請記得,你的學生可能看過這部漫畫,嚮往著「殺老師」那樣真實、且準備被超越、暗殺的老師。


※同場加映:一部2009年的影片,說明這些年來時代變遷的快速,也帶出了「教育必須改變」的訊息,只有5分鐘,很適合上課播放刺激學生、引發思考。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贏者全拿的世界:找到弱者足以突破困境的勇氣+


只要適當的引導,孩子比你想得更成熟。
當孩子理解父母的把關是愛的挑戰,孩子就會開始負起人生的責任。
縱使起點不如預期,仍擔負責任鼓起展望未來的勇氣
從「依賴餵食」轉為「自我探索」的生涯
只要一點點引導,孩子主動的能量就出現了不是嗎?

※本文中的照片均經過授權引用,請勿下載轉貼,若需分享請連結回本文。

※這篇中的孩子,與前文〈贏者全拿的世界:弱者的生涯發展又該何去何從?〉中的孩子是同一批,歡迎讀者對照觀看孩子的成長與茁壯。



生涯輔導要能成功,有幾個重點:



(1) 任課教師選擇「正確的時間點」,讓生涯輔導資源進入。


以前文與本文的兩次演講來說,第一次是模擬考結束後;第二次則在學測剛放榜,都是學生剛受到成績衝擊,情緒上需要支持、生涯決策上需要資源的時候。


(2) 任課教師對班級情緒的掌握度夠高,並告知生涯輔導者。


每個班級的孩子因為不同的班級文化、與導師的互動方式不同等等,有不同的面對「成績」、「生涯決策」、「挫折」的方式,若任課教師對班級掌握度夠高,能讓生涯輔導資源要介入時,能「順利掌握聽課者的狀態」,好搭配最有效果的內容。


(3) 任課教師若為學生所信任,會減少生涯資源進入的抗拒。


有些時候學生與任課教師間不見得有足夠的信任關係,這會影響到教師帶入生涯資源演講的內容是否被信任,若演講時間較受限時,任課教師與學生的信任關係會影響到演講者的演講內容是否能被學生接納。


(4) 任課教師需與生涯輔導講者有信任關係,並充分溝通各種擔憂。


生涯輔導課程時常引發學生「不選擇分數物盡其用」的科系的結果,導致教師「績效不好看」,或「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緊張,若孩子回家不慎說出「是我們老師給我們安排的OOO老師叫我們跟著自己的興趣」等斷章取義的話,老師與學校往往就需要花更多力氣收拾,也因此學校與老師往往不願意讓這樣的資源進入學校。


(5) 若任課教師在平日班級授課時帶入生命教育課程,將有助於此孩子的生涯成長歷程更快速


生涯輔導資源課程能提供孩子生涯探索相關資源、理論及對生涯的想像方式,然而,孩子仍然會面對自我能量不足、自我懷疑等問題,特別是高三學生,所以,假使任課教師會在平日授課間融入生命教育類的議題,提供孩子信心,引導學生自我肯定、人生不會因此毀滅之類的信念,將能使生涯輔導資源的介入獲得更好的發揮。




在這樣的前提上,讀者所看到的這些孩子所接受的生涯輔導課程只進行「兩次」。


第一次在學生三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模擬考結束後,進行兩個小時的生涯輔導課程。


第一次生涯輔導重點:(1) 協助學生理解大環境與自己目前的狀況、(2)協助學生理解簡單的生涯理論、(3)協助學生了解環境中有很多免費的生涯資源可以利用、(4)協助學生理解「生涯」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需要考量個人家庭等眾多因素。(第一次生涯輔導課程PPT→Finding My Way Out )


第二次生涯輔導課程進行於學測成績出爐,228連假之前,進行一個小時。


第二次生涯輔導重點:(1) 協助學生解決「如何與家長溝通」的問題,找資料與說服的策略、(2) 強調父母親意見的價值及我們需要父母支持發展生涯、(3) 再次強調學歷的重要性越來越低,重點在「發現自己身邊的問題、並動手解決」的策略、(4)介紹心理測驗資源,讓學生可以在選系前再次試探確認自己是否興趣吻合。


資源介紹:生涯測驗網站介紹生涯漫畫介紹



孩子能懂得感恩,也能懂得為自己的生涯負責
選系不必盲從看落點,從興趣能力與就業下手試探
心理測驗能提供孩子在茫茫職涯之海中,參照自己的位置
父母們怕的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孩子的興趣不踏實、沒想清楚
當孩子看到父母的承擔,孩子就會開始學會理性溝通
當孩子清楚父母不是跟自己做對,孩子是可以展現出不同的態度的

生涯輔導,絕對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個人主義,也不僅僅只是「適性發展」那麼簡單,當每個人的個人資源、家庭資源、能力都有所差異,如何讓孩子能找到整合這些的道路,讓他們看到他們自己對家人的愛、家人對自己的支持、自己確實在這個時代中需要家人的支持才能發展生涯,同時孩子的生涯困頓也可能回頭影響家人、也讓自己不快樂。


孩子會開始擔負起自己生涯決策的責任。


父母這道高牆是有意義的,當孩子沒有準備好自己、沒有充分的閱讀與探索、沒有胸有成竹,父母就說「你就照自己的興趣吧」是種逃躲,讓孩子少了那種「挑戰強者」、然後「戰勝強者」、「捍衛了自己的想法」的經驗。


但這種經驗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


孩子需要學會做功課,需要為自己的夢想負責任,試探、並說服父母,同時在溝通的過程間努力不讓自己暴怒,這些努力,都會成為孩子日後求職就業時的資產,所以,為了孩子好,父母也需要扮演這樣的「討厭鬼」,那是父母的愛跟責任。



原先不懂利用資源的孩子,也可以侃侃而談
看到父母的承擔,於是孩子理解了自己有溝通的責任
溝通的態度,是以後會一直受用的禮物
生涯輔導不用做得很累,孩子也能這樣成長
這樣面對生涯的成熟度,不就是我們的教育期待的嗎?
孩子也會自己學會分散風險,挑選自己合用的資源

老實說,這樣的實驗能獲得這樣的成果,連我自己都很意外,我很清楚,那絕對不是只有我個人的生涯輔導達成的效果,那裡面有許多任課教師一直以來的努力,讓這群孩子有了溫厚的性格,也是父母們一直努力地照顧孩子們,讓孩子們深知父母的辛苦,縱使他們能力不見得很好,所以生涯輔導、以及與父母溝通的議題孩子們才聽得進去。

這群在我們的教育中屬於「後段班」的孩子,能夠在畢業前夕有這樣的領會,負起責任、與父母溝通、找資源去說服父母、仔細思索自己的未來,讓我看了好為他們驕傲,那不是我做了什麼,而是他們本來就有的能量,我只是運氣很好,找到了鑰匙。


我只是很希望,孩子的能量能像這樣被看見、被找到、被打開,他們縱使是後段班又怎樣,他們的成熟與溫厚也是我們的社會需要的力量,雖然只是高中生,但他們展現出的成熟令我驚艷,我深以他們為榮。


我們的社會需要的不是「更多菁英」,而是更多「懂得欣賞自己」、「也能看到別人的承擔」的成熟的人。


而這,就是教育該做的,也是生涯輔導該給出的。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