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非暴力溝通:這一切不是你的錯:華人的「禮」


身為一個台灣華人,我們要學習「非暴力溝通」的困難遠比西方人多得多,文化養成的差距,讓我們更困難意識到「個人」與「個人的需求/權益」,雖然這並不是華人文化必然的預設,卻是很容易變成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發現你使用許多「暴力的語言」,那不是你的錯,我們的文化提供了一些障礙給我們。

讓我們談談「禮」

「禮」雖然時常被稱為「禮教」,然後通常後面還會再加上「吃人」兩個字,然而古聖先賢也是人,沒有人那麼無聊發明一些東西只是為了搞後人。「禮」其實也只是「一套互動的邏輯」,用「合於禮」的方式互動,則比較不會冒犯到彼此,也能讓彼此知道怎麼互動,跟感覺到自己被尊重。

「發乎情止乎禮」,指的是人有所感覺、有情緒跟想做些什麼時,最後作為時要謹慎,不要踰越了「禮」的界限而冒犯到其他人。

古人從來不曾告訴人們「不應該與自己連結」、「不要感受自己」、「不要有情緒」、「要活得假假的」、「必須符合禮否則就是垃圾」,古代文人事實上跟今人無異,很多時候更自在,更天然,更多愁善感,否則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賦比興」的文學創作,感受自己、感受時代、跟外界互動、然後創作。

然而,「發乎情止乎禮」,實在是一個很困難的修行。

需要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又需要反覆在「合禮」跟「所欲」之間折衝,試著找到一條「從心所欲而不逾舉」的路,是一條很難很難的路。要對自己很誠實,又需要清楚理解「合禮」(不冒犯唐突他人)的意義,然後約束自己,等待、消化、感受、體會、觸發、創作,這是一條很難很難的修行之路。

於是「發乎情,止乎禮」變成偷吃步的「止乎禮」。

不論你感覺到什麼,只要「止乎禮」別人就不能說些什麼,而你的「情」是什麼,其實別人也不見得會好奇,於是「止乎禮」成為了擋箭牌,避免被攻擊,以及可以拿來檢討別人,而「禮」正式成為「禮教」。我時常感覺哀傷,可愛的古人時常被誤會,被扭曲,而我們都遠離了我們的先人集體智慧財產,只能孤單地搏鬥。

我們可以感受自己的情緒,可以跟自己連結。

我們可以選擇跟下圖的(1)一樣,對自己有更多好奇跟探問,也可以對別人有更多好奇跟探問。而不再只是強迫性的選擇了下圖的(2),做事之前總是思考著「如果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看我(但我沒有確認)」、「如果我這麼做,這一切合於禮嗎?(卻沒有跟自己連結)」。

(1)跟(2)都只說了一半的故事,更嚴重的是(2)裡面有很多的想像,卻少了很重要的確認跟好奇。而且會讓我們活得很靠近,卻像兩個陌生人,我跟我自己都陌生,我只在乎「合於禮與否」卻遠離自己,也沒有餘裕對你好奇,只能總是擔憂跟思慮著你會如何看我,實在太害怕也不敢問問你如何看我,無力承擔跟好奇對方。

古人從來沒有想發明一套東西使人遠離自己(他們自己應該也做不到),大家思考的應該都是一樣的,如何「順應人類的本性」但又「不危害到集體或他人」。

順應、感受自己的內在狀態,然後不冒犯他人。

這不正是非暴力溝通的精髓嗎?

願每個傳統而在意他人的靈魂,都能感受自己、允許自己、對彼此有更多的好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