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

一起學非暴力溝通(十):工具與我


前一篇提到不再成為家族大樹上的一片葉子,放下過多的身分與框架,回到個人,好接回那些被丟進地下室的自己,以及別人,好讓我們能擁有一個真實、多元、安穩而民主的社會。但這件事其實從來都沒有那麼容易,特別在我們是受到儒家文化薰陶甚深的華人社會的情況下,我們的心中擁有許多「大於自己的存在」,可能包含:家人、家庭、家族、宗族、文化、國家情感等等,而我們願意為了守護這些付出自己的許許多多,並將這許多沉沉地擔子背負在自己的肩膀上,都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為了自己以外的許許多多。

在這裡,我沒有意圖想請你放下那許許多多沉重的擔子。

我想邀請的是,希望讀著這篇文章的你能看到在這許多沉重的擔子底下,有一個一直很努力、很用力地符合著這許多被教導的框架,也將這些框架視為自己的信條的你,想邀請你找到一個地方,讓這些沉沉地擔子可以暫時不全部壓在自己身上,能給自己一個呼吸的空間,問問自己「有沒有什麼事,是我一直想做,但因為這些框框一直被我丟進地下室的事呢?」

很多,很多喔,多到會感覺到讓自己假使認真想會感覺到窒息的程度。

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社會人,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我們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腳色,不管有多麼不舒服,我們必須堅守岡位,必須成為那個「好用的工具」,不然我們會失去我們身為一個「社會人」所擁有的一切。所以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你的情緒一點都不重要,你不能把你的情緒表露出來,那會讓你看起來很不專業,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私人事務」,不管家庭裡發生了什麼事,私人生活發生了什麼事,你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方法,讓這些事「停留在他們該停留的空間跟時間裡」,不能溢出,最好是永遠丟進地下室,好在工作的時間裡,能扮演好一個「稱職的好工具」。我必須放棄自己想做的事,看到自己的責任,好將該賺的錢帶回家、分配好的家務完成、順利地讓一切能好好進展,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我一直認真地這麼想著,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把自己當成一個「良好的工具」。

不管你愛,不管你不愛,工具就是一直可以這麼使用著,直到他故障。工具不會鬧脾氣,不會爭取什麼,沒有什麼複雜的人際關係,只想知道事情怎麼做,跟怎麼把事情做好,希望事情一切順利,我怎麼想一點也不重要。

總是能很理性地、稱職地扮演好某些「好工具」、「某身分的好人」的時候,你也可能正在讓自己變成一個「離開自己的」、「很好的工具」。

要能當好工具的基本條件,通常就是必須對自己殘酷的那些條件。最少的休息,最少的睡眠,最隨傳隨到,最便宜、最不會抱怨、最不需要保障、最犧牲自己的家庭時間、最犧牲生活、沒有不必要的情緒、可以持續很久的工作、不太需要休息等等。而這一切,其實通常也是讓一個人遠離自己的那些條件,令人感到哀傷的,把自己當作一個「非人的工具」的起點。

為了成為「有競爭力的好工具」好活下去,我們放棄成為一個人。

把不必要的情緒丟進地下室,接著做下一件事,把身體不舒服需要休息丟進地下室,硬是勉強自己上工,把需要放假喘息丟進地下室,想著再堅持一下就好了,把對主管跟同事的不滿丟進地下室,想著不要把事情鬧大就好,把各種吃虧被凹丟進地下室,想著吃虧就是占便宜,我們都是共體時艱,想著體貼別人、照顧別人的需要,把自己的需要都丟進地下室,好維持自己能繼續吃那一口飯。

食不下嚥,味如嚼蠟。

然後,懨懨地一步一步對生活與生命喪失熱情,卻忘了看看自己的地下室。

「不當個工具」像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跟「不當某個腳色:好女兒、好兒子、好媳婦、好丈夫、好女婿、好爸爸、好媽媽」一樣恐怖。感覺從組成社會的這張巨大的網上斷裂墜落,不知道自己會墜落去哪裡,感覺非常恐怖,所以為了迴避這種恐怖,我們只能死死地卡在這上面,用盡全力,不管這個框框卡得我們有多痛,我們只能選擇擁抱這個框框,好讓自己能感覺不是溢出常軌的。

當我們把自己當成一個良好的工具,並努力砥礪自己成為一個好工具的各種條件。我們自然會看別的人不順眼,特別是當他們沒有把自己當成工具的時候,我們自然會特別憤怒。「我都沒有辦法好好當一個人了,只能當一個好工具了,你連好工具都不是,你憑什麼當一個人?」

這樣的怒吼,會在心中反覆湧現,一種爆裂的憤怒很容易化作攻擊暴力的語言。

沒有人能幫你決定,什麼時候你該放棄不再當個工具。

也沒有人能告訴你,不當個好工具你的人生就會就此安穩,一帆風順。

但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我們必須不把自己當成一個好工具,才能不要求別人是個好工具,只有我不把自己當個好工具,也不把你當成一個好工具,我們才能回到「你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我們是兩個有故事的人,我們來交流彼此的經驗,這樣的對話可能才能展開。


試著想想這個問題:

除了好工具以外,我還喜歡什麼、有興趣什麼、開心或投入什麼?

我有多少時間把自己當成一個好工具?

我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感覺到自己有什麼期待、渴望、盼望或高興的事了呢?

你不一定非得當個工具,這不是那樣的時代,你不必只能當個工具,你不必遠離自己。

你可以當你自己,不是某些腳色、某些身分,而是某些經驗,某些故事,當你能當你自己,你也能允許你身邊的人當他們自己,我們都可以不是工具,我們都可以只是自己。

1 則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