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時事:連續兒童傷害事件後 給父母的急救包+

面對未知,我們永遠不可能保護得「足夠」
周五放學前,一個小一女童被殘忍地奪走了長大的機會,孩子沒有機會求救、也不是警衛放人進入校園、不是教師沒有在教室看著孩子、不是延遲送醫、不是醫護人員不夠盡心盡力,孩子就是離開了;週六一對父母帶孩子們去逛百貨公司,不是扶手或電扶梯、也不是孩子四處亂跑,而是看來很安全的展示櫃卻讓孩子昏倒,還伴隨著「可能半身不遂」的新聞報導;一名小六男童被人拐騙到住處,母親已經有提醒孩童、補習班與學校也都是被蒙騙,但孩子卻被兩個大人莫名的殺死;一名阿姨牽著頑皮的孩子過馬路,也不是不盡責任滑手機,而是顧著三個孩子一時不及,讓孩子被車撞死。

連續幾周的社會新聞,瘋狂踩著父母內心最脆弱的那條神經。

「到底怎麼做才能保護好我的孩子?」


壞人可以翻牆、可以打電話給補習班、可以躲身暗處,問題是父母親要上班、孩子是天真的、老師也很忙、警衛不可能隨時都在、父母的手上不可能總是有空可以拉著孩子、不可能叫孩子什麼都不要摸、也不可能叫孩子什麼都不要好奇。從兩歲、六歲、八歲、十一歲的孩子的事件,大概激起了全國家長們內心最深的恐懼與無助感,「這世界上沒有安全的保證,但身為父母『盡量做』是不夠的、也是無法承擔的,『我就是要他(她)安全』」。

卻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連該怎麼跟孩子說都感覺困窘,總不能違法的說「要是有人傷害妳,爸爸會想盡辦法找到這個人然後把他殺了」、或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壞人,妳以後只要看到陌生人都要離他很遠」(這樣孩子可能也會被人另眼看待)、買個護身器材告訴她可以用來保護自己好像是僅存不得不的方法了,剩下的就是更早起床親自送孩子去學校、送到位置上,下課以後打電話給補習班確認有沒有接到孩子,早點下班親自接孩子回家,嚴密了解孩子到底去了哪裡、跟誰交往、有沒有可疑人士可能傷害孩子?

養一個毛孩子要整天管教他就已經不容易,上班不可能總是順心一定有一堆烏煙瘴氣狗屁倒灶的事情,假使還有夫妻相處、婆媳問題、經濟壓力(房貸車貸等),現在再加上這一連串社會事件像壓垮辛勞父母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我們不難在各大版面發現許多憤怒、恐懼、驚慌的父母,急著想用各種方式恢復對這個世界的控制感。偶爾,也口出惡言,令人不忍卒睹。

這是一個邀請,想邀請您稍微花一點時間看看這個急救包。身為一個心理師,我感覺到許許多多的情緒,我不自量力地希望這篇文章能讓心中的五里迷霧淡一點,先給您自己一點空間,然後我們才能給出孩子以及這個社會一些空間。

一、不只是小孩需要安撫,您需要先安撫自己:

一連串的社會事件連續戳破了我們對這個社會「安全」的想像,這個世界沒有100%的安全,身為一個父母一定非常清楚,但我們可能沒想過惡意會像躲在黑暗的野獸,突然衝上來咬我們一口,破壞我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小心翼翼想維護照顧的家。

所以,面對兇手,我們有非常多的憤怒,面對緩慢的司法,我們也有非常多的憤怒,面對受害者,我們有太多的不捨跟眼淚,不是急著「追究責任與賠償」,而是先「暫停」一下,五分鐘、或是十分鐘,跟您的配偶、伴侶一起整理一下自己的感覺。

你可能感覺到「這兇手未免太殘忍了!怎麼可以挑無力反抗的孩子下手」(憤怒)、「沒有勇氣死為什麼不找人殺了你就算了,幹嘛去殺無辜的孩子」(憤怒)、「那個孩子臨死前到底是遇到了什麼狀況,她一定很害怕吧」(難過)、「她的父母一定很痛苦,實在不忍心」(傷心)、「我的孩子也這麼小,我該怎麼保護她?」(擔心)、「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會受不了」(擔心、憤怒)、「這不該發生的!一定要追究OO的責任」(憤怒、惋惜)。

我們的內在有很多情緒、很多的珍惜、很多的同理,對受害者、對受害者家屬、對醫師、對自己、甚至是對加害者的,這些情緒需要被看見,那些憤怒、難過、傷心、擔心、惋惜的後面都可能是很少說出口的愛。花個五分鐘,自己、或跟著伴侶一起珍惜你們對家、對孩子的心意。


二、面對生命的各種「未知」,我們永遠都不可能萬無一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假裝不記得,並不是我們不知道,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安全的,會有人走在路上意外往生、會有整台飛機飛到下落不明、會有歧視、惡意、凌虐與霸凌。這世界並不是總是很美好、而且美好是無法單憑努力獲得任何保證的。

所以,活著其實是充滿不安的。

只要有愛,就有擔憂、沮喪、憤怒、無奈、悲傷、痛苦、無助,見過一些父母用盡各種方式保護孩子,包含在孩子生活的空間裝設監視器,或是像天下雜誌提過的直升機父母,隨時隨地跟著孩子,熟悉孩子的每一個朋友、甚至孩子沒跟朋友連繫了父母還跟朋友聯繫。父母全盤地掌控著孩子的生活,安全了嗎?不盡然,但父母似乎感到安心很多。

仔細說來,有時候父母是全世界最笨的人。

用盡全力,就算被討厭,也要想盡辦法排除所有可能會讓自己不安的未知,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孩子,縱使搞到自己疲於奔命、痛苦萬分、心力交瘁。為了愛,用盡全力,試著讓一件無法被保證的事情、安穩一點。


三、與孩子討論這些新聞事件,建立連結並避免不當訊息:

試著跟孩子討論這些新聞事件的時候,不要忘了提到你對他的愛,以及不要迴避跟孩子討論死亡;對華人而言談論「責任」跟「義務」比談論「愛」跟「死亡」來得容易很多,但事實上,家母常說「孩子是最好的觀察者,卻是最糟糕的詮釋者」,所以比起讓父母做了一堆,卻被孩子誤解,不如勉強父母試著將自己的愛與擔憂坦白地告訴孩子。

試著關心孩子對這個事件的了解情況,「你知道最近台灣有好幾個小朋友遇到不好的事嗎?」、「你們老師上課有提到最近社會上發生的事嗎?」、「老師上課講了什麼?」、「你們班有同學在討論最近好幾個小朋友死掉的事嗎?」、「那他們跟他們的爸爸媽媽說什麼?」、「關於這件事你知道什麼?」、「你知道這件事的想法、感覺是什麼?(會不會害怕、擔心、難過、沮喪、不知道怎麼辦)」。

討論時有幾個重要的原則:

(一) 不要鉅細靡遺地提到作案細節,會引起孩子聯想及恐慌。
        例如:幾刀、多深、傷口如何、受傷狀況如何、如何急救、加害者多變態等。

(二) 針對事實進行描述,讓孩子理解「發生了這樣的事」。

        例如:有一個小朋友一個人去上廁所的時候被躲在廁所的壞人殺死了;有一個小朋友去逛百貨公司摸櫥窗結果被電昏了;有一個小朋友過馬路的時候想要跑快一點結果被車撞死了。

(三) 不用迴避提到死亡。
        曾有人說過「死亡,是生命可以擁有的最巨大的禮物」,當人體悟到「死亡」這個明確的極限,人們就會懂得善用時間跟生命。所以,好好跟孩子談死亡,不是「去當小天使了」、「去佛祖那裡了」、「等著下一次投胎」,而是「這個人就是不在了、沒有了」。有時候說不出口,是因為我們內心無法接受年幼孩子的離開。

(四) 告訴孩子你愛他,你也會擔心他,所以請他要保護自己。
        父母對待自己情緒的方式會影響子女對待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希望協助你的孩子變成有勇氣面對自己的情緒,且有同理心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要求他「不要害怕」、「要有同理心」,而是示範「自己也會有情緒」、「而自己也會試著跟這樣的情緒共處」(很重要!不是消滅、或是壓抑情緒,而是跟這樣的情緒共處)。


四、協助孩子建立「保護自己的方法」:

連續的社會事件撕裂了我們原先對「安全的社會」的想像,也讓我們對彼此、對這個社會充滿懷疑,所以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學校、校園陰暗角落、以及陌生人的搭話。

最方便的方式是「全面禁止」,直到長大。
但,這樣對嗎?又,這樣父母親不會把自己跟孩子都累死嗎?

當放眼望去只有自己跟配偶是有保證的人,不會傷害孩子,看老師也覺得老師會霸凌、看同學也覺得同學會欺負孩子、看陌生人都覺得要拐自己的孩子、上廁所的他人都有問題,這樣父母肩上的壓力也未免太沉重。而且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是充滿危險的」、「所以我最好不要引人注意」或因此都不要跟陌生人講話,這些禁令會綑綁了孩子,讓孩子難以伸展跟探索,這樣的狀況往往反過來會增加父母親養育的壓力。

這樣關係的壓力鍋並不是一件好事,讓彼此都無法呼吸。

所以,較合適的方式是「與孩子討論他想得到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孩子的確還小、而且孩子的確能力有限,但,很多時候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斷」,所以「了解孩子的判斷標準」並試著引導非常重要。了解孩子認為怎樣是危險的環境、怎樣是不危險的,如果遇到怎樣的人他覺得不是好人、遇到怎樣的人他覺得可能沒關係,遇到了他感覺危險的時候他要怎麼求救,他可以找誰求救,他要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的想法一定比較單純,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罵他,而是試著「理解並引導他能夠保護自己、尋求身邊可以信任的協助」;而不是因著喪失對社會的安全感與信任,將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又將孩子的自主性限縮到無法獨立思考判斷求援,那不是一件好事。


五、不是敵暗我明,而是協助光照到許多需要進入的角落:

面對這樣的社會事件,我們會產生一種很深的無助感,不知道壞人在哪裡、潛藏的危險該怎麼避免、我到底盡力了沒有、而我真的不想後悔。

一直逃,其實不是辦法。

如果您行有餘力,願意將您的目光轉向這個社會上有許多陰暗的角落,不遠,您的身邊一定就有,被長工時、責任制綁住的自己、因為領身心障礙手冊而被雇主歧視的親人、因為約聘制工作不穩定的表弟妹、因為升學挫折而失去自信的堂姪女、因為獨居而孤僻的鄰居老人家、因為初來乍到情緒不穩的外籍配偶或幫傭。

一直逃,不會讓你變安全,關心才會!

從每天的生活建立自己的信任網絡,協助彼此、建立信任關係、同時也擴展自己的安全版圖;而不是讓自己被恐懼跟害怕打倒,築高圍牆、大門深鎖、不跟陌生人溝通。這世界上一定有喪心病狂的人,但,你的冷漠與忽視跟漠不關心,會讓你身邊那些原本可以支持你、擴張的安全版圖縮小。同時,那些原本可以不會用這麼激烈的方式表達憤怒與被忽視的痛苦的人,會因為一次又一次的人際失落、詢求協助失落、自己難以獨立解決問題而變成不定時炸彈。

我只是想起關於大腦圖像與暴力基因的那個研究,研究者震驚於自己與殺人魔有類似的暴力基因、但他沒有成為暴力者的那則報導;其中同理心、與他人的正向關係成為保護因子、使他安然成長。反觀現在的環境、讚頌個人決定勝者王敗者寇、一個同理像是傻瓜會吃虧、跟他人的關係充滿競爭與奚落的社會、保護因子少了、誘發的機會多了。


預防勝於治療。當這個社會生病了的時候,我們不只要治療,還要預防。


就從身邊的人關心起,帶著你的孩子建立屬於妳們的安全與信任地圖,關心彼此也讓彼此感到支持。




※這篇文章已投稿UDN聯合新聞網文教版:
連結:「我該怎麼開口和孩子談?」三步驟,兒童傷害事件後的父母師長急救包
感謝編輯將這篇原稿改為更易讀、且容易被了解的呈現方式。
但還是將原始的拙作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

1 則留言:

動漫:掀起注意呼吸的熱潮